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现在的评审政策对医生有那些影响,你知道吗?
时间:2024-11-18 16:12:33
如今的评审政策对医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
积极影响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评审政策强调医生的专业能力和临床实践,促使医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如要求医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疑难病案,这使得医生更加注重对复杂病症的研究和治疗,从而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
推动医学科研与创新:许多评审条件中对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等有明确要求,激励医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推动医学领域的科研创新,有助于提高我国医学科研的整体水平,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引导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一些政策鼓励医生到基层服务,如山东省规定执业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需到县级以下或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等,这有助于均衡城乡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更多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 。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明确将医德医风纳入评审标准,如重庆规定医德医风考评分数 80 分以下不得推荐申报高级职称等,促使医生更加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廉洁行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医疗行业的良好形象。
激励医生终身学习: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评审政策对医生知识技能的高要求,医生需要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医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消极影响
增加医生工作压力:为了满足评审条件,医生不仅要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还要抽出时间精力进行科研、撰写论文、参加培训等,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工作与生活的失衡 。
导致部分医生重科研轻临床:由于科研成果在评审中占有重要比重,一些医生可能会过于注重科研工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临床实践,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 。
基层医生面临更大挑战: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生在科研、论文发表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劣势,评审政策中的一些要求可能使基层医生在晋升高级职称时面临更大困难,影响基层医生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进而不利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和发展 。
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在评审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医生之间的竞争加剧,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学术造假、数据造假等,破坏了学术氛围和评审的公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