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晚期乳腺癌治疗迎来革命性突破

时间:2025-08-13 10:21:16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款针对晚期乳腺癌的“first-in-class”小分子疗法——ABCD疗法。这一突破性进展为三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HR+)患者提供了全新选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如同为癌细胞安装了“分子刹车”,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优势。

改写治疗范式的创新机制

ABCD疗法通过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内的X蛋白活性发挥作用。通俗来说,这种小分子就像精准的“分子开关”,能阻断癌细胞赖以生存的关键信号通路。与传统内分泌疗法不同,该药物针对的是肿瘤耐药后出现的特定分子异常,这种“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使其在已产生多重耐药的患者中仍能保持疗效。

临床数据展现生存希望

关键III期研究显示,接受ABCD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7.5个月,较现有疗法提升近3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这个效果相当于每三位用药者中就有一人获得实质性临床获益。对于已经历多线治疗的患者群体,这种改善幅度堪称“雪中送炭”。

安全性管理要点

该疗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可逆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约15%)和轻度胃肠道症状。医生建议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酶指标,这类监测强度类似于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血糖。值得关注的是,其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传统化疗,保留了患者更多的免疫功能。

真实世界应用前景

随着ABCD进入临床,专家建议将其作为HR+晚期乳腺癌的序贯治疗选择。就像下棋需要分步布局,该药物特别适合用于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医保覆盖方面,预计每疗程费用约1.2万美元,与现有靶向药物处于同一价格区间。

未来探索方向

研究人员正在开展ABCD联合免疫治疗的试验,初步数据显示可能破解“冷肿瘤”免疫治疗困境。这种组合策略好比“双管齐下”,既直接打击癌细胞又唤醒免疫系统。另有多项研究探索其在早期乳腺癌和新辅助治疗中的潜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批准,标志着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阶段。ABCD疗法不仅填补了临床空白,其首创机制更为后续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于面临治疗选择枯竭的患者而言,这盏“希望之灯”的点燃,预示着抗癌战役的重要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