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脾胃虚弱?升阳才是根本!
时间:2025-08-06 14:55:55
在中医理论中,阳气如同身体的“太阳”,驱动生命活动与抵御外邪的能力。许多人面对脾胃虚弱时,第一反应是吃补品,却忽略了升阳才是调理的根本——阳气充足且顺畅升发,才能带动脾胃运化功能,如同春日的暖阳唤醒大地生机。盲目进补可能加重脾胃负担,而通过科学升阳,反而能事半功倍。
一、运动:激活阳气的“开关”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但脾胃虚弱者需避免剧烈运动耗气。推荐慢跑、八段锦或瑜伽等温和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4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度。这类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像轻柔的春风推动阳气上升。尤其早晨7-9点(胃经当令时段)散步20分钟,可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升发之势,唤醒脾胃功能。需注意,运动后忌立即进食或饮冷,避免“浇灭”刚升腾的阳气。
二、饮食:温养脾胃的“燃料”
脾胃虚弱者的饮食需遵循“温、软、淡”原则:
1.优选升阳食物:山药、南瓜、红枣等温性食材,可煮成山药薏米粥或红枣小米粥,如同给脾胃铺一层“暖毯”。避免生冷寒凉之物,比如冰淇淋或凉拌菜,它们会像“倒春寒”般抑制阳气升发。
2.巧用药膳组合:党参茯苓小米粥(党参10克、茯苓15克、小米50克)适合晨起食用,既能补气又能利湿,避免单纯补品导致的“虚不受补”。
3.进食节奏有讲究:细嚼慢咽至食物温热再咽下,每餐七分饱。过饱如同“超载的货车”,会压垮本就疲弱的脾胃。
三、作息:顺应阳气的“潮汐”
人体阳气与自然同步,夜间11点前入睡能让肝胆在子时(23:00-1:00)充分解毒,为脾胃次日工作储备能量。长期熬夜者,就像“昼夜颠倒的植物”,会耗尽阳气根基。建议:
睡前2小时停止进食,避免脾胃“加班”消化;
午间小憩15分钟(心经当令时段),有助于阳气潜藏恢复;
晨起后以手指梳头100次,刺激头部经络,如同“拨动阳气上升的齿轮”。
升阳的长期价值远超补品
临床观察发现,坚持升阳调理3个月以上的患者,脾胃功能改善率达70%以上,远高于单纯服用补药的效果。这是因为阳气充足后,脾胃能自主运化水谷精微,形成良性循环。正如中医所言:“脾胃为后天之本,阳气为运化之根。”与其依赖外源性补品,不如激活身体内在的阳气升发机制——这才是中医调理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