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药品开封后保存期限全指南

时间:2025-07-09 16:14:55

药品开封后还能用多久?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不同剂型的药品在开封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掌握正确的保存期限,既能避免浪费,又能确保用药安全。以下是常见药品剂型的开封后使用期限详解。

片剂:稳定性冠军也有保质期

片剂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药品形态,其稳定性相对较高。未开封的片剂通常可保存至包装标注的有效期,但开封后建议在6个月内使用完毕。这就像饼干开封后会受潮一样,药片暴露在空气中也会逐渐吸收水分,导致有效成分降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铝塑泡罩包装的片剂(每粒独立密封)可按照原有效期使用

2.瓶装片剂开封后应在瓶身标注开封日期

3.出现变色、碎裂或异味的片剂必须立即丢弃

胶囊:怕潮的"娇气包"

胶囊剂对湿度更为敏感,开封后的保存期限通常比片剂更短。建议开封后3个月内使用完毕,就像巧克力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粘连变质,胶囊壳吸湿后会出现软化、粘连现象。需特别注意:

肠溶胶囊、缓释胶囊等特殊剂型建议1个月内用完

出现胶囊壳变软或药物结块时禁止服用

夏季潮湿季节可搭配干燥剂保存

溶液剂:液态药品的"寿命倒计时"

口服溶液、糖浆等液态药品开封后保存期显著缩短,这就像鲜榨果汁容易变质一样,液体环境更利于微生物生长。具体期限因配方差异较大:

1.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开封后1周内必须丢弃

2.抗生素糖浆:通常可保存7-10天(需冷藏)

3.止咳糖浆:建议1个月内用完

所有溶液剂出现絮状物、沉淀或颜色改变时都应立即停止使用。

乳膏剂:小心微生物"偷家"

外用乳膏、软膏开封后使用期限容易被忽视。虽然这类药品通常含有防腐剂,但手指反复取用会引入细菌。建议保存期限为:

管装乳膏:开封后6个月

罐装软膏:开封后3个月(建议用专用挖勺取用)

特殊制剂(如抗生素软膏):建议1个月内用完

当发现药膏出现油水分离、变色或异味时,即使未到期限也应停止使用。

通用保存法则

无论哪种剂型,都要记住三个关键点:

1.立即标注开封日期(可用防水标签贴在包装上)

2.严格遵循说明书保存条件(避光/冷藏等要求)

3.出现任何物理性状改变立即停用

药品不是食品,过期使用可能造成治疗效果下降或产生毒副作用。当不确定药品是否还能使用时,最安全的做法是咨询药师或直接更换新药品。合理管理家庭药箱,才能让每一片药都发挥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