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夏日祛湿健脾首选:千年四神汤的科学炖煮与养生智慧

时间:2025-06-11 10:36:36

在炎炎夏日,湿气与暑热交织,容易导致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亚健康状态。此时,一碗融合传统智慧的四神汤,不仅能化解内湿,还能温和调理脾胃功能,为身体筑起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这道汤品以茯苓、莲子、芡实、山药为核心,搭配排骨或猪肚,既遵循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又通过科学炖煮释放食材精华,尤其适合体湿者、脾胃虚弱者及夏季养生人群。

四神汤的千年智慧:祛湿健脾的黄金组合

四神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配伍暗含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茯苓作为"君药",擅长利水渗湿,现代研究证实其含有的茯苓多糖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水分代谢;莲子与芡实共为"臣药",前者补脾止泻的特性得益于丰富的淀粉酶抑制剂,能改善腹泻便溏,后者则通过鞣质成分收敛肠道,缓解脾虚型腹泻;山药作为"佐使药",其黏液蛋白可修复胃黏膜,同时含有的γ-氨基丁酸能舒缓神经,实现安神效果。这种组合如同四位各司其职的养生专家,协同作用于人体的水液代谢系统。

食材预处理:唤醒沉睡的营养

要使四神汤发挥最大功效,食材的预处理至关重要。茯苓块需提前用30℃温水浸泡2小时,其多孔结构会像海绵般吸水膨胀,有利于后续炖煮时活性成分的释放;莲子和芡实建议用淡盐水浸泡1小时,既能软化质地,又能激活其中的淀粉酶。若选用干山药片,需与茯苓同步浸泡,而新鲜山药则应在削皮后立即浸泡在醋水中,防止氧化变黑。对于肉类配料,猪肚需经过"面粉+料酒"的三重清洗法,彻底去除黏液和异味,排骨则建议冷水浸泡30分钟去除血水。这些步骤如同给食材做"热身运动",为后续的炖煮打下基础。

火候的精准把控:从分子层面解锁营养

炖煮四神汤时,建议选用厚底砂锅,其均匀的导热性可比拟实验室的恒温水浴锅。初期用大火(100℃)煮沸后立即转小火(85-90℃),这个温度区间能确保胶原蛋白逐步转化为明胶,而不破坏食材的活性成分。具体操作时,先将处理好的肉类与姜片炖煮40分钟,此时肉中的肌纤维蛋白开始解离,形成鲜味物质;再加入四味主料继续炖煮60分钟,薏苡仁中的酯类成分与山药黏液蛋白会形成稳定乳化体系,使汤体浓而不稠。最后15分钟加入枸杞等辅料,避免过早投放导致营养流失。这种分阶段控温法,如同交响乐指挥精准把握每个乐章的节奏。

调味时机的科学选择

传统药膳强调"淡味入脾",四神汤的调味需遵循"后调味原则"。食盐应在熄火前5分钟加入,过早会促使蛋白质凝固,影响汤汁醇厚度;若追求更佳口感,可搭配2-3颗蜜枣共同炖煮,其天然果糖能中和部分草药的涩味,又不会像白糖那样助湿生痰。对于湿热体质明显者,建议搭配绿豆汤或苦瓜茶作为佐餐饮品,增强清热利湿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可将配方中的生薏米改为炒薏米,既能保留祛湿功效,又减轻寒凉之性。

个性化搭配:针对不同体质的变奏曲

基础版四神汤可根据具体症状灵活调整:针对失眠严重的亚健康人群,可增加山药至30克,其胆碱成分能调节神经递质;脾胃虚弱明显者,建议用猪肚替代排骨,中医"以形补形"理论认为其能增强胃动力;湿气重伴关节酸痛时,可加入15克土茯苓增强祛湿效果。夏季养生还可将汤品改良为粥膳,用小米代替部分水,其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协同四神食材增强脾胃功能。对于工作压力大的都市人群,建议每周食用3-4次,持续一个月即可感受到身体变化。

现代营养学的验证与升华

最新研究显示,四神汤的组合能使各种食材的营养吸收率提升40%以上。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与山药淀粉形成复合物,延缓糖分吸收;莲子与芡实中的抗性淀粉经过长时间炖煮后转化为益生元,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建议食用时搭配适量发酵食品如纳豆或酸奶,能建立更完善的肠道微生态。餐后30分钟可配合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通过肢体运动引导气血运行,实现"食养+运动"的协同效应。

这道传承千年的养生汤品,正以其温和而全面的调理特性,成为现代人对抗亚健康的利器。当厨房飘散出四神汤特有的草木清香时,那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场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营养学的脾胃养护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