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打击医疗行业“挂证取酬”现象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时间:2025-05-09 09:48:06

打击医疗行业 “挂证取酬” 现象的具体措施如下:


  1.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开展针对医疗行业 “挂证取酬” 的专项整治。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纪委监委组织住建、财政、审计、人社等部门,排查全市持有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情况;六盘水市钟山区纪委监委围绕全区医疗卫生系统违规 “挂证” 取酬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医疗卫生系统持有执业资格的执业药师、执业医师情况开展梳理排查。

  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比对等技术,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如蚌埠市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创建监督模型,将证书注册信息、药店备案登记、社保缴纳记录等进行数据比对碰撞,精准查找违规违纪问题线索。

  3. 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各地纪委监委加强与组织、人社、卫健、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信息互通、问题移送机制。如钟山区纪委监委统筹 “室组地企” 监督力量,将利用职业资格证违规挂靠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取酬等作为监督重点,组建监督组对相关单位和场所开展专项监督。

  4. 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综合考虑人员身份、挂证时长、取酬金额、主观态度等因素以及不同类别、情节,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如涡阳县纪委监委专项整治以来,累计处置问题线索 130 件,立案 79 人,处理处分 99 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 79 人,追缴违纪违法所得 68.97 万元。

  5. 压实监管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向相关单位制发监察建议书或整改建议函,督促健全完善行业管理,推动建立公职人员持证报备登记等制度。如杭州市钱塘区纪委监委在严肃查处违规挂证取酬问题后,向相关单位制发监察建议书或整改建议函,督促健全完善行业管理。

  6. 强化教育引导:通过典型案例通报、警示教育大会、集中学习相关规定等形式,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筑牢党员干部廉洁防线。如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跟进督促相关单位组织医疗医药等重点领域公职人员集中学习相关规定及违反后果,引导公职人员筑牢思想防线。

  7. 建立长效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执业资格证书的日常管理,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长效化管理办法。如宜秀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卫健部门制定《宜秀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