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学术论文开题报告审查没能通过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4-03-14 10:24:50
在学术的殿堂中,开题报告是每位研究者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它如同一幅蓝图,勾勒出论文的总体构想和研究路径。然而,尽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仍有不少研究者的开题报告在严格的审查中“折戟沉沙”。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开题报告未能通过审查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其中的缘由。
首先,我们要明白,开题报告的审查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但核心原则始终是关注选题的合理性、价值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在这其中,“出了圈”是一个常见的致命问题。所谓“出了圈”,即选题偏离了专业研究领域。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范畴和方法论体系,如果选题过于偏离这些范畴,那么研究就很难得到学科共同体的认可。因此,研究者必须对学科边界有清晰的认识,确保选题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合理性和价值性。
然而,即便选题在专业领域内,也并非高枕无忧。如果选题缺乏创新性和价值性,同样难以通过审查。创新性意味着研究要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解决方案,对现有知识体系有所贡献。而价值性则要求研究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满足某种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研究者在选题时,必须充分调研现有文献和实际需求,确保选题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性。
此外,“不必要”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指选题已经被前人充分研究过,或者现有研究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选题的研究就显得缺乏必要性和创新性。因此,研究者在选题时,必须对现有研究进行充分的梳理和评价,确保选题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最后,“不靠谱”也是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这主要是指选题虽然很好,但是研究者缺乏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完成该研究。例如,选题过于宏大、方法过于复杂、数据难以获取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必须认真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确保选题具有可行性。如果确实存在困难,可以考虑缩小选题范围、简化研究方法或寻找合作伙伴等方式来降低研究难度。
综上所述,开题报告的审查是一个严格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研究者充分准备和认真对待。只有确保选题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合理性、价值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才能顺利通过审查,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者在选题时,必须充分调研、认真评估、谨慎决策,确保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在撰写开题报告时,也要注重文字表达、逻辑清晰、格式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因为细节问题而影响审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