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

时间:2024-02-28 10:03:45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前置部分

  1. 封面:包含课题名称、研究者姓名、所属单位、结题日期等基本信息。

  2. 标题页:除了课题名称外,还可以包括副标题、研究者信息、资助机构等。

  3.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对整个研究报告的简短概述,通常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关键词则是用于标识研究报告主题的词汇。

二、主体部分

  1. 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研究问题。这部分应清晰地阐述实验性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2. 文献综述:回顾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前人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通过文献综述,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找到定位和依据。

  3.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这部分应足够详细,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够复制实验。

  4. 实验结果:呈现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通常使用图表和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这部分应客观、准确地报告实验结果,避免主观臆断。

  5. 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讨论部分应深入、全面,展现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6. 结论与建议:总结实验性研究课题的主要发现、贡献和局限性,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结论应简洁明了,与引言中的研究问题相呼应。

  7. 参考文献:列出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来源,按照规定的格式排列。参考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研究报告的学术价值至关重要。

三、结束部分

  1. 附录:包含一些补充材料,如原始数据、调查问卷、计算过程等。这些材料对于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2. 致谢:感谢对研究报告做出贡献的人或机构,如资助机构、指导老师、实验助手等。致谢部分体现了研究者的谦逊和感恩之心。

请注意,具体结构可能因课题性质、领域要求或研究机构的规定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撰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