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国家卫健委:我国数字标签试点已覆盖主要食品类别

时间:2023-12-14 10:32:30

数字化转型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展示产品信息、供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的重要方式。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的组织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近日,“数字标签”沙龙活动在京成功举行,向公众展示试点工作成果。

数字标签:消费新体验

近年来,公众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需求提升,消费者更加注重阅读食品标签。随着食品标签标示信息的增多,受传统标签版面限制,消费者获取更多营养健康信息、部分标签字号偏小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信息获取带来不便。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传统标签,数字标签没有版面限制,更加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消费者还可以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等多种功能更便捷获取食品信息,满足不同消费者阅读需求,大幅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感与便利性,也为食品企业与消费者开展良性互动,丰富标签展示方式提供空间。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数字标签方便维护,提高了食品企业在食品标签管理工作上的效率和准确率,还可有效节省食品企业在标签设计、印刷、审核中的人力及物力投入,减少食品标签维护和调整成本。数字标签正式应用后,在传统标签保留强制性标示内容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利用数字标签开展信息传递,减少包装材料和油墨的使用,有利于绿色环保。

纳入国家标准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来自20余家食品企业的30余款首批数字标签试点产品集中亮相,涉及植物油、肉制品、方便食品、坚果、饮用水、饮料、乳制品、冷冻食品、焙烤食品、保健食品、酒类等食品类别,方便消费者进行体验。

“部分食品产品的包装面积有限,对于标签信息较多的食品来说会给企业在标签设计上造成不便。数字标签给食品标签留出了更多空间,标签字体可进一步放大,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国家卫健委食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为确保数字标签真实准确地向消费者传递食品标签信息,食品评估中心正组织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拟将数字标签作为推荐性标示内容正式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范围,明确其应用原则、要求和展示内容,保证数字标签展示信息的真实、规范,为食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部分国家已开始关于数字标签的研究,但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开展数字标签的试点已走在世界前列,在食品安全标准领域逐步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正在制定食品标签新技术的食品法典标准,随着数字标签配套标准的发布,我国有望成为首批在食品标签标准中推行数字标签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