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中国药品标准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5 14:53:31
1文稿结构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不宜超过3层,层次排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示:“1”,“1.1”,“1.1.1”。
2文章题目应简明确切反映主题,一般不宜超过20字,不设副标题。所有的文稿均应附有英文标题,中、英文题目须一致。英文标题中所有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均应大写。
3作者署名作者是论文的法定著作权人和责任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的主要工作者并可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各作者姓名间用“,”分隔,英文部分中国人名按汉语拼音拼写,姓、名的第一字母均大写,如:ZhaoWenting。外国人姓名按其习惯书写。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姓名、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mail)需在首页页脚注明。
4作者单位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加括号放在作者名后。若作者的工作单位不同,应编号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注明相应编号,各单位间用“;”分隔。英文部分应与中文对应,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如:NationalInstitutesforFoodandDrugControl。
5摘要论著、方法学研究等文稿,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概括全文的要点,浓缩体现本论文价值,中文一般不超过2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或更详细,力求用词、语法、含意和逻辑正确。摘要(Abstract)采用结构式:①目的(Objective):研究、研制、调查的目的、缘由、范围和重要性等。②方法(Methods):所用的原理、理论、材料、方法、条件、程序等。③结果(Results):实验研究结果,数据、效果、性能等。④结论(Conclusion):简要结果分析、比较、评价、应用建议等。
6关键词应从文题、摘要中选取与正文中心问题有关的必要词,一般为3~6个,之间用“;”分隔。宜选自《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词表)、《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药学名词》和《化学名词》等相关学科常用词组。中、英文关键词应对应。
7前言及讨论前言主要阐明本文的立题依据,重点说明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性,简述方法与结论。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注明中文全称。讨论要突出作者自己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交代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应避免重复已表述过的结论、不成熟的论断或资料不足以得出的结论。如理由充足时,可以提出设想和建议,但须恰如其分。
8实验部分应注明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的规格、型号、来源。实验方法若与文献报道相同,一般可引文献;如有实质性改进,应将改进方法写明;如系作者创新,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