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 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 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     

食品添加剂将增九种新品

时间:2023-04-13 17:23:11

日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发布公告,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蛋白酶、谷氨酰胺酶、木聚糖酶3种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非洲竹芋提取物以及爱德万甜、谷氨酰胺转氨酶、可得然胶、辣椒红、蔗糖脂肪酸酯5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申请,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其中,蛋白酶为热解蛋白无氧芽孢杆菌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水解蛋白。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谷氨酰胺酶为地衣芽孢杆菌来源,丹麦兽医和食品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L-谷氨酰胺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木聚糖酶为李氏木霉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木聚糖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非洲竹芋提取物,目前欧盟委员会、美国食用香料和提取物制造者协会、国际食品用香料香精工业组织等允许其作为食品用香料使用。该物质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各类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B.1食品类别除外),改善食品的味道。其质量规格适用于通过水提取法从非洲竹芋成熟果实假种皮中分离获得的,由一系列相关索马甜蛋白构成,并需进一步经过添加食用盐进行稳定,用麦芽糊精进行负载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非洲竹芋提取物。

  爱德万甜,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第8号公告批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爱德万甜,作为甜味剂用于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冷冻饮品、复合调味料、固体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碳酸饮料(食品类别14.04)。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盟委员会允许其作为甜味剂用于非酒精饮料和调味饮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5毫克/千克体重。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碳酸饮料(食品类别14.04),改善产品口感、降低产品热量。其质量规格执行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第8号公告的相关内容。

  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稳定和凝固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豆类制品,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风味发酵乳(食品类别01.02.02)和非熟化干酪(食品类别01.06.0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剂用于酸奶、天然奶酪和加工奶酪。该物质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用于风味发酵乳(食品类别01.02.02)和非熟化干酪(食品类别01.06.01),用于增强乳制品凝胶强度,提高乳蛋白热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可得然胶,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用于熟肉制品、果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调理肉制品(食品类别08.02.01)、速溶咖啡(食品类别14.06.03)和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增稠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限定。该物质作为增稠剂用于调理肉制品(食品类别08.02.01)、速

  溶咖啡(食品类别14.06.03),改善产品质构;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用于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改善产品品质。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可得然胶》(GB 28304)。

  辣椒红,作为着色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冷冻饮品、糖果、糕点、熟肉制品、调味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量用于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食品类别08.02.0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一般食品。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食品类别08.02.01),改善产品色相和口感。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 1886.34)。

  蔗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用于调制乳、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稀奶油(食品类别01.05.0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盟委员会允许其作为乳化剂用于灭菌稀奶油。该物质作为乳化剂用于稀奶油(食品类别01.05.01),改善稀奶油的乳化特性,防止稀奶油凝聚。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 1886.27)。